在省际毗邻地区,两省群众比邻而居、隔水相望,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相通、人缘相亲的友好“近邻”。如今,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过去的“近邻”已成为互通互融、协同发展的亲密“队友”。
今年以来,我省加快建设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加速形成“3+N”的发展格局,“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三大功能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加快推动跨区域协同发展,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协同,携手筑牢功能区“根基”
3月初,在位于来安县的“顶山—汊河”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人民控股集团光电显示项目施工现场机械声轰鸣不断,运输车辆往返穿梭,工人们正加紧施工作业。 “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各个施工面的建设,抢工期、赶进度。 ”功能区项目帮办小组成员李锦润说。
人民控股集团光电显示项目是功能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102亿元,共包含偏光片、CPI膜、配套产业园等项目,项目竣工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0亿元。
“项目已完成南北两个地块项目公司注册、备案、平面设计及场地平整等基础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推动该项目进一步提质增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确保项目如期竣工达产。 ”李锦润说。
连接苏皖、位置优越,是“顶山—汊河”新型功能区的显著特点,在这片72平方公里的功能区里,一批批产业项目正“茁壮成长”。据介绍,该功能区空间布局为“一心两片”,即顶山街道为“一心”,江北新区盘城葛塘和来安汊河毗邻区域为“两片”。产业平台方面,功能区新建跨界合作产业园和科创综合体,围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加快嵌入长三角创新链和中高端产业链。
产业,是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的根基,在三个新型功能区中,一批批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撑起了产业“脊梁”。据介绍,“顶山—汊河”“浦口—南谯”功能区围绕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大主导产业,已签约重大项目12个,总投资476亿元,飞利浦智能家电等3个百亿项目开工建设;“江宁—博望”功能区围绕高端数控机床、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主导产业,累计招引产业类项目6个,总投资120.5亿元。
未来,在省际毗邻地区,跨省合作将凭借区位优势愈加顺畅,省际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借着一体化的“东风”,“长三角好邻居”之间将共享合作发展的新红利。
交通互联,让跨省之路更加便捷
便捷交通,是省际毗邻地区的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分属不同省级行政区,一些毗邻地区有不少“跨省断头路”,存在“近而不通”现象。
“以前,汊河大桥桥面窄,路面差,几乎天天堵,我上班容易迟到,下班后,天黑了也到不了家。 ”来安县汊河镇居民周文平介绍,他是南京人,在南京上班,3年前来到汊河居住,但这条“跨省上班路”让他苦不堪言。
如今,改建后的汊河大桥,让跨省之路更加便捷。 “大桥一通,过桥只用3分钟,这既是来安与南京江北新区的无缝对接,也是我生活与工作的完美融合。 ”周文平说。
只隔一条滁河的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也是如此,南谯与浦口只有一条滁宁快通连接,遇到节假日经常拥堵。随着未来南浦滁河大桥的贯通,两地将实现快速通达。
交通越便捷,“双城生活”越舒畅。围绕省际毗邻地区的交通建设,我省加快建设汊河大桥、南浦一级公路等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省际道路上的5处限高限宽架全部拆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新进展。天长与六合、和县与浦口等省际毗邻地区深化对接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流动到“家门口”
在马鞍山市博望区,2020年9月开学的南京百家湖小学博望分校,被当地群众视为南京优质教育资源的引入,更是博望探索与江宁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试点与样本。百家湖小学本部派了多位优秀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来分校管理教学工作,分校还安排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前往本部就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德育管理等开展订单式学习。
在来安县汊河镇,该镇与南京芳草园小学等学校合作,探索集团化办学、片区内采用“走教”模式,提升功能片区教育教学质量。
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省际毗邻地区之间流动,是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体现,更是老百姓的民生“红利”。
长期以来,对于省际毗邻地区来说,由于本地医院专家少,“逢大病就去大城市治疗”曾是无奈的现实。如今,随着一体化的推进,合作办院模式的推广,基层医疗力量显著增强,沪苏浙一些医院专家来到了“家门口”坐诊。比如来安县二院与南医大二附院签署合作协议,由南医大二附院对县二院输出专业人才和管理经验,力争在5年时间内使来安县二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无论是看病就诊,还是医保报销,都更加便利。据介绍,浦口、南谯共同推进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与滁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特色疼痛专科;马鞍山博望区已与南京市中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成立跨界医联体,建立绿色转诊通道,马鞍山市参保人员在上海、江苏、浙江异地就医,均可持医保卡进行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