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行之以渐,方能臻至极境、成就精彩。为文为政均如此。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答王子合》中写道:“穷理之学,诚不可以顿进,然必穷之以渐。俟其积累之多,而廓然贯通,乃为识大体耳。”其意思是,穷究事物规律的学问,确实不能一下子便大有长进,而必须慢慢地学思践悟。等到积累丰厚了,心里顿然开阔,首尾通达,这时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根本。就学问而言,有了平时的“穷之以渐”,才能有最后的“廓然贯通”。这启迪我们,必须下足“渐”的功夫。这对当下那些急于求成、希求“顿进”的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我们都知道一个故事,叫“庖丁解牛”。庖丁用刀19年,刀依旧如新,概因其游刃有余,“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技术如此高超,并非天成,而是经过年复一年的操练,掌握了解牛之规律,故而出神入化、令人惊叹。如果没有平时的功夫,庖丁不可能“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单少则平,积多则神。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一样,“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这个“进”的过程,就是持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清代袁守定《占毕丛谈》中写道:“文章之道,遭际兴会,摅发性灵,生于临文之顷者也。然须平日餐经馈史,霍然有怀,对景感物,旷然有会;尝有欲吐之言,难遏之意,然后拈题泚笔,忽忽相遭,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在写作时,有时突然得到巧妙的构思,或者精绝的词句,这都是平时知识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灵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学识修养到一定程度后融会贯通的体现。我们只有平时博览群书,观察客观世界,注重探讨思考,有所感触、有所体悟,才会有灵感的迸发,才会“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天下之势,以渐而成;天下之事,以积而固。好高欲速,学者之通患。唯有一步一个台阶,才能达到至高之境,收到“廓然贯通”之效。诚如王国维的“三境界论”,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达到第三境界,绝非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锤炼,在日日为继、久久为功的精进中实现。
欲成不朽之业,需有非凡之能。党员干部要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必须勤于治学,锤炼过硬本领。欲成为能者,就要“穷之以渐”、学而不辍,多积尺寸、水滴石穿。那种总想着走捷径,靠“碎片化阅读”、靠恶补几天,就能学有所成的人,其结果必然是一知半解,永远达不到“廓然贯通”之境。事实证明,能力的提升在于时时学、事事悟,如同伐木,“片片渐砍,一斧顿倒”;也如远行,“步步渐行,一日顿到”。唯有勤学苦练,才能增长本事,成就事业。
“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它好,始可谓之专;久而不倦,始可谓之勤。党员干部在学习提高、干事创业的路上,既要专心、又要勤奋,潜心修炼,日有所长,持之以恒地追求卓越,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在这个变动不居的年代留下恒久印痕。(桑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