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中讲,“释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可解释为:放任自己而去教育别人,别人肯定不会听从;先端正自己然后再去教化别人,别人一定会服从。古人也曾讲,“故君子为政,以正己为先,教禁为次。”“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唯有以身为范、修身正己,然后方可正人、化人;否则,就“如曲表而求直影,影终不直也”。
“其身正,不令而行。”司马迁曾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评价汉代名将李广。这样的评价,与李广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风范是分不开的。李广为将清廉勇猛,与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却几乎没有多余的财物;他凡事身先士卒,在征战中数次受伤,但从未表现出丝毫畏惧。他的部下无不为之感动,皆心甘情愿追随他。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据《韩非子》记载,春秋末期,身为晋国六卿之一的赵简子,有次率军围攻卫国国都外城,他拿着坚固的盾牌作掩护,站在箭和滚石打不到的地方,击鼓命令战士进攻,然而战士却不往上冲。看到这种情形,赵简子抱怨说:“哎,我的士兵怎么这么快就疲困了。”行人(一种职务)烛过听到后,对他说:“这只不过是你有些地方没有做到罢了,士兵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并列举数例加以佐证。赵简子听后恍然大悟,遂丢掉盾牌站在箭和滚石能打得着的地方,击鼓命令士兵进攻,士兵们乘势响应打了胜仗。赵简子因此感慨道:“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
孔子有言,“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事实上,“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以身作则,从来都是有形的标杆、无声的命令。评判一个人尤其是领导者的能力,往往是不看言谈而是看行动。干任何事,喊破嗓子都比不上甩开膀子。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党我军形成了以身作则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1947年5月,解放军总攻蟠龙镇。时任二纵司令员的王震巡至前线,见敌军有溃逃迹象,立马取枪跃出战壕,大声喊道:“我是王震,跟我来!”部队官兵士气大振,顺势而起,攻克蟠龙镇。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同志们,跟我上”,还是和平时期“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所在团执行任务时的“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简单一句话,道出了人民军队打不垮、击不败的制胜之道。
以身作则是最有力的动员,也是最有效的引领。“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新时代新征程,更加需要把这种优良传统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时时从严要求、事事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王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