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廉洁文化中国行 | 不一样的“扬州梦”

总浏览量: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21-08-20 09:07:27 关闭

  南朝的一篇笔记小说里,记载了一个故事:一群浑汉聚在一起做白日梦,第一个人说想做扬州刺史,第二个人说想发大财,第三个人说想骑鹤成仙,第四个人哈哈一笑,念了一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把前三人的愿望囊括了。

  由此可见,在古代,去扬州做官是无数人的梦想,这也算是最早的“扬州梦”了。

  扬州,自古是江南大郡。早在西汉,这里就是吴王刘濞的封国国都,富可敌国,到了唐朝更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扬州繁华靡丽,让人为之神魂颠倒、心向往之,何况是去那里主政一方、做大吏呢?

  汉唐名臣后代的“红与黑”

  不过,去扬州做官,也未必都是好差事。

  东汉晚期,宦官外戚专权,国家陷入动乱。有一位名叫张纲的年轻监察官员,由外戚大将军梁冀推荐担任扬州刺史。

  表面看这是提拔重用,其实不然,朝廷上下对此心知肚明,张纲自己也知道,这是梁冀想借刀杀人。不久之前,张纲弹劾了大将军梁冀十五条罪状,甚至在奏疏中称之为“封豕长蛇”,也就是贪吃的大野猪和大蟒蛇。这封奏疏让“京师震竦”,更让梁冀怀恨在心。恰好扬州正处于数万农民起义军包围之中,于是梁冀就指使亲信安排张纲主政扬州,希望他被农民起义军杀掉。

  张纲却慷慨单车赴任,连卫兵都不带一人,到了扬州就径赴农民起义军的大营。他见了起义军首领,也不说官话套话,先问“所疾苦”,问大家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听完众人的诉说之后,他直接拍板,“以前的扬州刺史贪婪残暴,这才导致你们怀愤相聚”。这句掏心窝子的话让众人当场感动落泪,也让大家意识到这个扬州刺史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样。张纲还对天发誓,只要大家放下武器,绝对保证人身财产安全。数万起义军遂解甲归田。

  张纲的这份勇气和担当,让数十万扬州百姓也避免了战火。招抚之后,他还为起义军士兵盖房子、分田地,甚至在招录吏员时,也不歧视他们的子弟。扬州百姓心悦诚服、安居乐业,“人情悦服,南州晏然”。

  36岁的张纲在扬州刺史任上只待了一年,便因积劳成疾去世。500多名百姓穿着丧服,抬着张纲的棺材,送他回四川彭山老家。当地老百姓纷纷说,“千秋万岁,何时复见此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这样的好官。

  人民记忆之顽强是不可思议的。直到今天,扬州依然有不少地名以“张纲”命名,比如张纲沟、张纲桥、张纲镇,都是为了纪念这个治扬仅一载的汉代官员。

  据史书记载,张纲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的后代,可谓不辱祖风。

  而在唐朝,一位名臣的儿子却在扬州栽了跟头。

  那就是狄仁杰的长子狄光嗣。他在扬州担任主官期间因贪赃受到查处。其实,狄光嗣在来扬州之前的口碑政声一直很好,自我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其父狄仁杰才举贤不避亲,推荐自己的儿子担任户部员外郎。户部是管银子的,狄光嗣在户部也没出问题。此后又外放到地方做官,历任淄州、贝州、汴州刺史,做了这么多地方的主官,也没出什么问题。

  开元七年,狄光嗣升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大都督一般是诸王“遥领”,实际上由长史主持工作。此前,狄光嗣是在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一带任职,没有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工作过,一来到扬州的繁华世界,顿时迷失了自己,不久之后,就因“坐赃”被查办处理,连降几级,改任偏远州县的别驾去了。

  这是扬州的错么?当然不是。还是官员自己的问题。

  师友二人的善政佳话

  到了北宋,扬州依然是淮左名都,地处交通要津,扼江淮之咽喉,多少人往来大江南北,都要从扬州中转。比如苏轼一生往来扬州多达12次,第一次来扬州,不过29岁,最后一次来扬州,已是57岁。

  扬州对苏轼意味着什么呢?

  这里是他的恩师“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接下恩师衣钵的地方。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上梅直讲书》)苏轼与欧阳修可谓古代师友典范。欧阳修不仅是文坛领袖,更是治国良才。他屡屡主政一方,在庆历年间曾做过一年扬州知州。

  主政扬州期间,欧阳修继续践行自己的为政理念——“宽简不扰”,不追求数字政绩,尽量减少扰民。治扬一年之后,扬州已然政通人和。当地百姓还为他建造了生祠。欧阳修在扬州以“文章太守”自居,常去蜀冈平山堂,登山临水,与民同乐,“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是欧阳修的“扬州梦”。

  苏轼后来只要到扬州,总希望能够去平山堂,感怀一下恩师。“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幸运的是,元祐七年,在欧阳修卸任扬州知州44年之后,苏轼竟然也成为了扬州知州。苏轼很开心,写信告诉朋友:“平生守官,未有如今之适也!”

  苏轼的“扬州梦”,与欧阳修一样,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苏轼在扬州,“每屏去吏卒,亲入村落,访问父老”,亲身调研,了解民生疾苦。他看到百姓遇到丰收之年,却都是闷闷不乐、一脸愁容。这才知道,正是因为丰年,官府催收以前灾害之年欠下的赋税,因此百姓认为日子还不如灾年好过!这是何等沉痛!苏轼毅然向朝廷上书,请求赦免百姓积欠,“为天下疲民一洗疮痏!”

  苏轼还摒弃官场陋习,丝毫不给前任主官留情面。前任扬州知州蔡京搞了一个面子工程,号称“万花会”,每次耗费芍药花十几万枝,劳民伤财。基层官吏趁机为非作歹、强取豪夺,百姓对此苦不堪言。苏轼了解到实情之后,予以取缔。

  苏轼实际主政扬州不过半年,元祐七年的暮春三月到达,盛夏八月即离开。而对于他的善政,扬州“人皆鼓舞欣悦”。

  往事越千年,不变世人心。扬州人为纪念欧阳修、苏轼主政扬州,特意建造了三贤祠(另一位是清初王士祯)。

  扬州不只风花雪月,更是英雄城

  到了南宋,“淮河以北即天涯”。朝廷偏安江南,赫赫扬州竟然成了前线边塞。“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的这首《扬州慢》,只是对扬州残破的诗意写照。真实的历史只会残酷百倍。

  生逢乱世,仍然有一些官员在为扬州付出心血甚至生命。其中之一就是南宋末年扬州守将李庭芝。

  李庭芝刚到扬州的时候,元朝铁骑的马嘶声只有一江之隔。这座前线城市刚刚遭遇一场大火,房屋焚烧殆尽。李庭芝当机立断,打开府库,贷款给百姓修建民居,随后又请旨免去了给百姓的贷款,还不惜散尽家财赈灾。由于战火纷飞,当地盐户纷纷逃命,扬州的支柱产业盐业萧条不振。李庭芝又免掉盐户拖欠朝廷的二百多万盐税,于是盐户纷纷回归,盐业重新兴旺,人心顿时安定下来。全城百姓大为感动,“扬民德之如父母”,心甘情愿为朝廷守城。

  李庭芝见民心可用,就全力补修城墙,与军民坚守扬州。直到临安城破,元军还没能攻克扬州。元军让投降了的南宋太后和皇帝给李庭芝下诏书,令其尽快投降,还质问他,国家已经灭亡,你还为谁坚守?李庭芝不为所动,直至城破之后壮烈殉国。

  后世守卫扬州的明朝督师史可法,比李庭芝更有名气,扬州的梅花岭曾有李庭芝的祠堂,也保留了史可法的衣冠冢。而那些默默无闻为这座城市献出生命的无名士兵和百姓,更是最值得纪念的。

  扬州不只风花雪月,更是英雄城。

  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在维扬大地上抛头颅、洒热血,气吞山河,血染江淮。

  其中一位代表人物就是曹起溍——中共扬州第一任县委书记,中共扬州地方组织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7年夏天,大革命失败,一片血雨腥风。21岁的扬州青年曹起溍却放弃了去上海南洋公学读书的机会,毅然投身革命。他的父亲是一位失业小职员,盼着儿子出人头地,骂他:“有大学不上,是呆子、傻子!”曹起溍回答:“但愿中国多出几个呆子、傻子,人民就有救了。”

  恰好这时江苏省委根据中央会议精神,于当年9月派员来扬州,组建中共扬州独立支部。扬州支部最初只有7名党员,曹起溍便成为其中之一。他积极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被任命为组织干事。

  扬州的“星星之火”从此点燃了。

  第二年,扬州中共党员已经发展为150人,按照上级要求,扬州农村成立了“农民协会”“穷人会”等组织,发动了扬州数千农民投入抗租抗债斗争。由于组织能力突出,曹起溍担任中共扬州临时县委书记。

  1929年8月16日,曹起溍不幸被捕入狱,他没有背叛组织、出卖同志,而是坚持抗争、宁死不屈。在妻子朱娴到狱中探望之时,曹起溍身穿破烂带血的棉袄,戴着手铐脚镣,却依然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在两人最后一次见面的时候,他留给妻子一句话,“请告知父母,不必牵挂,我很好,不会有什么变动。”这其实是传话给组织,请组织放心,自己绝对不会变节。

  曹起溍从容就义于北固山,年仅25岁。北固山正是南宋辛弃疾登临之地。“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有这样意志坚定、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者,党的事业才会最终胜利。曹起溍也留下了英雄的诗:“秋风飒飒雨丝丝,狐作人言鬼唱诗,明日天兵显神勇,妖氛一扫而空之。”“虎丘战罢转焦山,砥柱中流非等闲;马革裹尸励尔志,何须马革裹尸还。”其壮志豪情和革命自信,不逊古人矣!

  扬州人民保留了曹起溍同志故居。故居的墙上,还悬挂着他的结婚照,两位青年男女目光如水、满脸幸福。

  从烈士故居向东望去,古运河依旧流淌不息,运河两岸焕发蓬勃生机。古人看到的只是“春风十里扬州路”,现在却是千里江山如画卷。

  神游扬州,凭吊先烈,兼忆古人,沉思往事,不禁令人感奋。(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