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洪学智将军的“八条铁令”

总浏览量: 来源: 发布日期:2019-11-21 15:51:53 关闭

  金寨籍老红军“两膺上将”第一人、“六星上将”洪学智曾两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他经常告诫自己和下属:“人生一世,可能什么情况都会遇到,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宽容之心待人、敬业之心做事、敬畏之心律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贪图小利。”

  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洪学智定下了许多规矩。后来,这些规矩被概括归纳为“八条铁令”,始终认真执行:不管是我的家人还是别的什么人,不该办的事一定不能办;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下部队吃饭必须交钱,账不结清不走;下部队就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标准;就餐摆酒一律不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出差不允许子女搭车。

  洪学智带头执行廉政规定,精心为国家和军队理财,从不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有诗赞道:两授上将垂青史,一代风范励后人。

  必须从细微之处做起,从严做起

  洪学智经常到部队、到地方去开展调查研究,遇到部队与地方领导送礼,他一概拒收。有一次,洪学智下部队,在乘车返回的途中,发现车上多了一布袋花生,立即追问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报告说,是基层官兵的一点心意,特意从地里挖了点送的。洪学智听了立即火了:“我们到部队,吃住都在部队,给人家添了那么多麻烦,走了还拿部队的东西,哪有这样的道理?”洪学智还说:“现在社会风气有不好的一面,别人怎么做我管不了,但咱们自己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背后戳脊梁骨、说闲话。我现在管的是全军的钱物,到部队里去哪怕是拿一点东西、占一点便宜,官兵们会怎么看、怎么想?如果身居要位的人这个拿一点、那个占一点,必然会带坏部队风气。如果部队的风气坏了,还怎么指望他们去好好打仗?”以后,洪学智还多次拿这件事教育大家严守他的“铁令”。

  一次,洪学智到内蒙古视察,当地领导安排参观鄂尔多斯羊绒衫厂。厂领导准备了几件羊绒衫,请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转给洪学智,希望能够帮助扩大宣传。政协主席征求洪学智随行人员邢秘书的意见,邢秘书说,首长不会收的,您还是别去碰他的规矩。政协主席坚持道:“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产品,是请首长帮助扩大宣传的,我直接去跟他解释。”最终,羊绒衫还是被悉数退回了。事后,政协主席感慨地对邢秘书说:“还是你对老首长了解深,虽然礼物被拒绝了,可我这心里却更加敬重他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质的确让人钦佩!”

  在洪学智身边工作了24年的邢秘书,对洪学智将军的“八条铁律”只有一次动过“破例”的念头。那一次,他陪同洪学智到安徽芜湖调研,当地政府的同志送给首长一个砚台,邢秘书觉得这个东西对首长练习书法、健身有用,就自作主张收下了。结果报告洪学智后,还是挨了一顿批评。洪学智语重心长地说:“收了第一次,就会收第二次,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这些看似小事,许多人犯错误都是从这些看似点滴小事开始的,所以必须从细微之处做起、从严做起。”最后还是按他的意见退了回去。

  洪学智不收礼也不送礼。有一年春节前夕,工作人员善意提醒他,“您是不是也适当地给领导同志拜拜年?”他摇摇头,说:“首长们那么忙,有事在工作时间里就汇报了,没有必要节假日期间再去打扰,人家也需要过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节日,我们不要去搞那些庸俗添乱的东西。”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逢年过节,他一定会去探望老帅或老帅的遗孀们,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洪学智动情地说过:“老帅们为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

  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洪学智每次到部队检查工作,都是到食堂与干部、战士一起用餐,并主动结算费用。一次,天山之行,车队出发已经大半天了,洪学智忽然得知还没有交伙食费,勃然大怒。返回去补交已经不行了,无奈只好猛批秘书。随行的领导想解释几句,不料越解释,洪学智越火。他从历史讲到现实,从党的要求讲到个人操守,摆事实、讲道理,滔滔不绝,整整讲了三四个小时。从那以后,随行人员总要互相告诫、彼此提醒:吃饭千万不要忘了交费,而且一定手里捏着凭据才敢离开。

  还有一次,洪学智到兰州出差,回京前的晚上,催促秘书赶紧把账结了。秘书去结账时,对方办事人员恰巧不在,他见时间已晚,觉得第二天一早结账也来得及,当晚也就没有办。谁想第二天清晨,洪学智一见到秘书,第一句话就问结账的事,听说还没结,立即发起火来:“什么找不到人,快去把账结了,否则我们不能走!”直到秘书结完账并把发票呈给他审阅后,他脸上才露出了笑容。

  洪学智下部队,坚持轻车简从,反对前呼后拥;招待用餐,严格执行“四菜一汤”的规定,不准突破、不准搞变通。有一次,他到总后的一个直属单位去调研。第一天晚餐,按正常速度上菜,两道菜之间相隔时间比较长。洪学智吃过四道菜后,说吃饱了,起身便走。单位领导明知菜还没有上完,也不便明说,只好陪同离席。第二天晚餐,上菜速度加快了,不等洪学智吃饱饭,已经上了六七道菜。洪学智问,昨天上四个菜不是很好嘛,今天怎么搞的,为什么增加?到了第三天晚餐,虽然还是四道菜,但每道菜都换成大盘子,一个大盘子中放了好几样菜,成了大拼盘。洪学智问,你们还有比这更大的盘子吗?单位领导开始说有,但很快琢磨出这是变相的批评,便连声说没有了、没有了。洪学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想让我吃好点、多吃点,是一片好心,但菜多了,一是破坏了规矩,二是造成浪费,三是可能有害健康,何苦呢?随着物资的丰富和社会风气的变化,有人劝他不要太较真,可以变通一下。洪学智则说,不管物资多么丰富,社会风气怎么变化,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洪学智平常迎送客人,都是自掏腰包,设家宴招待。一次,洪学智率团赴美访问,临行前把外交部领导请来商量访问的事宜,总后领导建议公款招待一餐,洪学智硬是不同意,最后还是在家里设便宴。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会客室放下一张圆桌后,师傅送菜都进不来,只好请客人代劳。

  2000年,《洪学智回忆录》出版,作为晚年的一件大事,洪学智很高兴,设宴招待编辑人员。他谢绝了各种建议,不去宾馆饭店,也不去内部招待所,坚持在家里宴请客人。虽然没有名贵的菜肴,却充满感人至深的真诚与热情。这一顿饭,给所有在场的人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深深的思考。(胡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