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上线以来,来安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平台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构筑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织密扎牢基层监督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一、举旗帜、强领导、聚合力,上下齐心厚植平台建设“沃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办事公开制度,拓宽基层各类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渠道。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严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统筹部署、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扎实做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工作。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先后3次提请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学习,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传达省、市平台建设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印发《来安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组织召开全县动员部署培训会议,明确建设目标、步骤和时间节点,推动平台建设提质提速提效。二是健全运行机制。成立全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县纪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定期召开平台建设调度会,分析当前形势,找准差距不足,安排重点工作,形成党委挂帅、纪委牵头、部门联动的三方齐抓共建机制。三是加强考核督查。把平台建设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和季度评议,提高分值比重,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强化日常监督,委负责同志和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定期到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督导调研,查找发现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每日对公开公示、投诉办理、注册用户活跃度等3项指标进行排名通报,对平台建设进度较慢的单位实行现场督办,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二、绘蓝图、广宣传、重实效,萃就精华壮大平台发展“枝干”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县纪委监委始终把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升发力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提高基层用权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一是事项清单“抓实过细”。在省纪委明确的五大类40个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全县实际,制定《来安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监督事项基本清单(试行)》,坚持动态更新,根据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和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监督事项。制定公开公示细则,把监督事项细化为300余条公开公示明细,明确录入主体、公示周期和格式模板,方便群众浏览,减轻基层负担,增强可操作性。截至目前,全县平台共录入信息26.29万条,平均每村(社区)公示信息数1826条。二是宣传推广“多点开花”。在政府、纪委等网站和微信号添加二维码飘窗和宣传码,组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综合运用张贴横幅、海报,发放宣传单页,易拉宝以及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多种方式,在公共聚集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推广,提高平台知晓率、使用率。截至目前,全县累积制作海报、横幅、宣传单页、易拉宝等宣传品40万余份,平台访问近200万人次。三是入户走访“不落一人”。组织志愿者2000余人到群众家中走访宣传,按照贴的紧、留得住、看的清原则,入户张贴平台“二维码”,对“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手把手教学平台登录、注册、浏览使用方法,让群众看得懂、会操作、用的顺。截至目前,全县平台注册人数达36.71万人,占户籍总人口75.96%。四是信息公示“精益求精”。开展平台公开公示信息“查缺补漏”专项治理,通过自查、抽查、互查等方式,重点纠治公开公示信息内容“空白”、标题和内容格式不规范等问题,修改、删除不规范和重复信息3000余条,推动平台建设标准化、规范化。
三、解民忧、察民情、惠民生,纾困解难收获平台创建“果实”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县纪委监委始终把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作为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畅通社情民意,听民声、知民情,以务实之举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高质高效化解群众诉求。制定《来安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业务办理细则(试行)》,明确投诉办理部门、办理流程,实行投诉办理“一日工作制”(即当日投诉,当日受理、当日回复,对未及时回复的由县纪委每日督办),做实做细受理、核实、办理、回复全过程,实现件件“呼声”有“回声”。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受理群众投诉277件,已办结277件,群众满意度98.62%。二是叩源推委祛解痛点难点。每月梳理群众反映强烈、重复投诉问题,综合分析研判,强化分类施策,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从农村道路管养“小切口”入手,组织交通部门和各乡镇开展城乡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修补路面坑槽约282平方米,修整新增警示标牌(桩)748块(根),清除路边泥沙3556平方米,修整路肩杂草36公里,新建改造提升农村道路31.45公里,全县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显著提升。针对反映城区“停车难”“停车贵”问题,督促相关部门新建公共停车位200余个,开展城乡自来水水质问题、乡村振兴等各类督查10余次,推动整改问题12个,以信息化的平台创建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三是未雨绸缪化解潜在隐患。坚持关口前移,增强问题意识,组织成员单位开展为民服务事项隐患大排查,按照季节性周期性等规律,重点围绕水煤电油气等保障供应、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潜在隐患等方面深层次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在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社保养老等领域解决服务群众事项隐患11个,做到“未诉先办”,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高业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