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明代清官,人们最为熟悉的是海瑞。不过,明代还有一个“七品芝麻官”徐九思,为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世臣,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
徐公常说:勤则不隳,俭则不费,忍则不争。“勤、俭、忍”这“三字经”为世人所称道,也是他清廉自守、一心为民的缩影。
徐九思的“勤”表现在勤于政务上。徐九思初任句容知县后,调查发现以往征税催赋都由县吏全权经办,差吏们趁机下乡欺害百姓、牟私利。为避免县吏营私舞弊,许多公务他亲自处理;为了平衡税赋徭役轻重,从调查情况到分配任务,他都亲历亲为。审理案件时,除了自己全过程主持或监督以外,还实行“必命其人与亲识皆往”的措施,加强百姓的监督,避免冤假错案。在做好督导指挥全县生产工作的同时,还亲自率领县吏到县衙所属大园圃中参加劳动,开荒挖塘,种菜养殖,收入既用于改善县吏们的生活,也作为招待过往宾客和县衙部分费用开支。
徐九思的“俭”表现在节俭裕民上。在句容任职期间,当地粮簿上本有一笔供地方官开支的例金,他分文不取,还本着惠民之心,毅然革除掉这笔例金,这与当时官场的贪奢肆虐形成鲜明对照。为了不断告诫自己和下属要关心民间疾苦,他在县衙前立一堵石屏,屏上刻画一丛青菜,上题曰:“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身为知县的徐九思,率先身体力行。他厉行节约,平日里,衣着朴素,寒不重裘,暑不易葛;生活上以蔬菜佐糙米饭,很少甚至不食肉,“生平不嗜肉,惟啖菜”,世人称其为“青菜县官”,实在是恰如其分。
徐九思的“忍”表现在忍则不争上。他为官清正廉洁,不逐名谋利,不与藏污纳垢者合流,于自身可舍弃名利,但当百姓利益受到侵害时,他丝毫不忍。当时,句容县积弊甚重,贿赂盛行,贪风剧烈,官匪乡霸欺民者姑息法外。徐九思上任之初,并未急于烧三把火,而是密察暗访掌握情况。随后一名县吏偷盖官印被当场抓获,他在大堂立刻召集全体县吏进行公审,当众宣布罪状,依法从严从重惩治。以此为契机,徐九思大力整顿吏治,要求大小官员、衙役隶胥不得私入民户,为非作歹,否则严办,所以在徐九思执政期间,句容治安越来越好,社会秩序稳定。
人生在世,树立何种利益观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为“人”还是为“己”,就是利益观的核心所在。徐九思在涉及自己利益时,做到了“勤、俭、忍”;对不良的官场习气,敢于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对抗。爱民胜于惜身惜官,难能可贵。离任时,大批民众自发前来与他道别,致使其行程延迟了一个多月;去世时,全县民众自发为他立祠,祠前逾万祭奠者,就是对他最好的评价。(来安县县直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吕祥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