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而《晏子春秋》中记载的齐国丞相晏婴却“进则思廉,退则思行”,其清廉俭约,深为后人所称道。
晏婴,字仲,谥平,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卿相,辅政长达54年。晏婴一生严于律己、尚俭戒奢,勤廉为民,对家人更是言传身教、家规严厉。
财多不忘俭,位尊常思廉。晏婴一生崇尚节俭,生活极为简朴,平时只穿粗布衣服,一件狐皮大衣,也只是在出使他国或参加盛典时穿,并且一直穿了三十多年。他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饭,一次午餐时,齐景公派人来见他,他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景公知道后命人送去黄金千两,他拒了三次还是执意不肯收下。晏婴平时上朝,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的破旧车子,有时甚至步行。到了晚年,晏婴还向齐景公提出将原来赐他的封地退回去,他一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清俭节约的作风。司马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驾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卑而不失义,瘁而不失廉。晏婴一生严于律己。他喜欢吃鱼,有一位叫大虎的乡民,晏婴为其伸张了正义,惩治了当地的贪官污吏,这位乡民送了两条鱼给他,被晏婴婉拒。过了一段时间,这位乡民又送了两条鱼,心想这次没有请晏婴办事,总该能收下吧。晏婴把他叫到身边说道:“虽然我爱吃鱼,但我不能吃你送的鱼。第一次不收,因为我为你们办事了,有‘交易’之嫌;这一次不收,因为我什么都没做,有‘掠夺’之嫌。我有我的俸禄,想吃鱼我可以自己花钱去买”。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警醒后世、流芳千年。
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婴一生家风淳朴,他不仅对自己、对身边人苛刻,对家人要求同样严格。他要求妻子衣着朴素,勤俭持家,直至临终仍嘱托妻子要“谨视尔家,勿变尔俗”。晏婴死后,留给儿子一封遗书,遗书仅四句话,“布帛不可穷,穷则无衣穿;牛马不可穷,穷则谁耕田;志气不可穷,穷则不堪用;国家不可穷,穷则难保全。”他警示告诫子孙后代要勤俭持家、立志报国。虽然今天再不用考虑布帛、牛马之“穷”,但这些传统朴素的家风家教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婴尚俭、尚廉、尚德的优良品质始终为后人所传颂和推崇。我们广大纪检干部作为党的“纪律部队”,更要做到正人者必先正己,律人者必先律己,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责任担当和行动自觉,不断净化优化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来安县纪委监委 王瑞权 陈敬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