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该书通过对当年同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一同插队的知青、朝夕相处的乡亲们的采访,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还原了那个艰苦的知青岁月。朴素的话语将时间轴拉回到六、七十年代,拉回到那片黄土地,读来只觉感动。
在那段知青岁月里,田间地头的一锄头、一担子,老乡的一口酸菜、一碗白米饭,让一位不满十六岁的迷惘的少年成长为“那个为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打拼的‘好后生’”。而这段经历的还原,是当代青年人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每一位青年都应感受学习——“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对照自省——锤炼党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作为一名纪检新兵,这本书带给了我很多启发。
要坚持读书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视读书如吃饭、饮水一样必不可少”,各种类型的书籍都有所涉猎。正是因为读书,他在知识上有了充分储备,在读到报纸上关于四川推广利用沼气的报道时,他意识到在当地建沼气池也是可操作的,经过取经学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沼气革命。当前,宪法修正案、监察法的颁布实施,为推进新时代纪检监察事业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也对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纪检监察人员要与时俱进加强对宪法、监察法的学习和思考,学懂弄通监察法的每一条规定,并投入到实践中,正确行使监察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将监察法内化于心才能在新时代为反腐败斗争作出新的贡献。
要敢想敢做敢担当。担当精神对于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基本素养,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品格。刚当上村支书的年轻的习近平总书记,为了方便村民办了一个代销店,在当时的环境下,搞这种副业很容易被扣帽子,但是他心里装着老百姓,凭着自己的闯劲克服困难,还是把事情办成了。这样“敢想敢做敢担当”的精神体现了一种“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追求,而这种精神的前提条件是要做到自身过硬——因为自身清正廉洁、秉持公心,才会有这样担当的资格和底气。作为纪检监察人员,敢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要敢于亮剑,当好“黑脸包公”,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以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要脚踏实地,找准人生方向。在梁家河乡亲们的印象中,习近平为百姓着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却写道:“我所记得的,是他们(乡亲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淳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他记得的都是乡亲们对他的照顾,他的心一直跟乡亲们在一起。因此在梁家河的七年里,习近平总书记扎根黄土地,培养出了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周遭环境或许恶劣,但是黄土地带来了踏实感,也为自己的一生奠定了总基调。我们应当同习近平总书记学习,不论周遭环境如何,都要踏实扎根大地,永葆赤子情怀,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雄关漫道上,为纪检监察事业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来安县纪委监委 汪思文)